综合要闻
    你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他山之石

    搭建金融“高速公路” 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潼南区社探索“三社”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2月11日 来源:       浏览:

    信贷服务解决了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潼南区社供图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率先探索“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三社”融合模式,形成农民得实惠、集体得效益、供销合作社得发展的共赢格局,蹚出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壮大的新路子。截至2021年年底,全区共有32个基层社(298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0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贴心金融服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岁末年初,又是秋冬萝卜丰收的季节,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富发蔬菜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繁忙景象,几十名菜农正在忙碌地清洗、挑拣、装箱,一个个新采收的白萝卜经过处理变得白白胖胖,整理成箱后发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富发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周边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萝卜、玉米等蔬菜300余亩,年产“潼南绿”无公害蔬菜3000余吨,收购周边蔬菜上万吨,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务工增收。

    “合作社发展这么好,多亏了‘三社’融合改革,以前贷款金额低、手续杂,还要用房产抵押,现在只需村供销合作社推荐,审核通过就可以办理农业银行大额的‘蔬菜贷’了。”富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勇说,合作社因为基地扩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需要资金投入,每到资金紧张时,供销合作社就会及时协调金融机构提供无抵押贷款,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难题。

    在资金的强力支撑下,蔬菜基地的硬件设施得到提升。而通过供销合作社的生产指导和销售服务,合作社形成了“统一生产计划、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指导服务、统一加工销售”管理模式,规模、品牌、效益均大大提升,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户蔬菜种植户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基地增产增效,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

    “三社”融合工作启动以来,潼南区社在做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在区农民合作服务中心和16个基层社启动设立金融服务站。2019年以来,潼南区社协调农商行潼南支行等金融机构为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贷款1.9亿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搭建了金融“高速公路”。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协调财政、农业、金融、担保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优化出台金融支持政策,设立贷款风险保证金和实施贷款贴息,将基层社服务流通、信用社贷款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结合起来,探索融合方式,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潼南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张程说。

    暖心生产服务助农惠农情满乡间

    位于桂林街道双坝社区的青和农村综合服务社,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近百种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还设有绿色食品准用农药销售专柜,桌上厚厚的《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被翻得毛了边。“问诊”回来的唐跃武,从事农资行业近20年,是青和农村综合服务社的负责人,也是这间庄稼医院的“医生”。

    “经过现场‘问诊’,我们会根据农作物的特性,为农户和合作社量身定制防治、施肥配方。这些农资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百姓用起来更放心,蔬菜也更健康优质。”唐跃武说,同时,农村综合服务社充分拓展服务功能,在巩固原有的农资商品供应基础上,增加农技咨询、保价收购、农机具租赁等“保姆式”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这里种子、化肥样样都有,质量有保障,价格也便宜,唐老师还帮忙出主意,不怕买错。”前来购买萝卜种子的农户周女士说,现在种地越来越简单了,不管是种植还是销售问题,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供销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方便又省心。

    农村综合服务社通过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了蔬菜产量、改善了蔬菜品质。桂林双坝蔬菜基地作为重庆首个万亩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常年播种蔬菜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年生产蔬菜总量超过40万吨。这里的蔬菜不仅无公害,而且品相好,受市场欢迎度高,“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

    “自‘三社’融合开展以来,我们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化建设,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通过专家现场咨询、专题培训、服务热线答疑等形式,搞好‘问诊出诊’、科学配方施药、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提高农资科技服务水平。”潼南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到2025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倾心社会服务富农产业欣欣向荣

    眼下正值冬种时节,潼南区各镇街村民抢抓农时,有条不紊地开展冬种生产,在柏梓镇桥亭村美亿农机股份合作社的地里,社员万大国正紧紧地握住方向盘,驾驶着自走式植保机,忙于整地、挖沟、起垄等作业。

    “现在做农活的方式变了,操作农机就行,供销合作社请了专业人员来教我们各种农机的操作方法,轻轻松松就把活干得又快又好。”万大国说,各种农机的出现,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劳动效率,还激发了使用现代化农机具、新技术的热情。

    “除了农机服务,还有统防统治服务队定期来做病虫害防治管理和培训,保障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的农药使用量大大降低,蔬菜品质得到提升,卖得越来越好。”柏梓镇桥亭村美亿农机股份合作社负责人说。

    近年来,潼南区社不断延伸服务,助力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成为该区新型产业,并延伸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土地托管模式,提高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既增产又增收。2021年,潼南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实现配方施肥面积18.1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8.5万亩、土地托管面积1.2万亩。

    潼南区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不管是普通农户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都不再愁销售。如桂林街道蔬菜基地,有蔬菜交易市场3个、收购网点30余个,基地生产的全部蔬菜被销往四川成都、北京、新疆、上海等地。同时,潼南区社引领农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社区,实现“农超、农企、农社”等形式的产销对接。

    另外,潼南区社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做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依托重庆市社“村村旺”电商平台,进行收购销售,有效架起了市场与企业、脱贫户间的“暖心桥”和群众致富的“连心桥”。

    潼南区社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农产品流通,缓解了融资难题,实现了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我们将积极探索融合方式,逐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激发为农服务新活力,一心一意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扎实开展为农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张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