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他山之石

基层社高质量发展:活力何来 动力何续?

浙江省湖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探索新型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之路

2023年8月7日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在深蓝计划X项目现场,新建的100平方米观景平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受访单位供图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是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着力点,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支撑点。与此同时,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也为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限制下,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满足高效生态农业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旧资产的开发与新网点的建设中,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开发成本最小化,内生动力持续化?在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的特定地域条件下,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带动小农户共同富裕?

面对新需求、新挑战,在坚持“为农服务”方向不动摇的基本原则下,湖州市供销合作社作出了一改故辙、因地制宜的大胆探索。全市系统秉持着基层组织建设不求面面俱到、不求村村覆盖,重在务实稳健、做则必成的原则,以项目为引领、以资金为抓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培育新型基层服务主体。

以项目为抓手

实现基层组织可持续发展

裸露的岩壁、破裂的砖瓦、荒废的残垣、一泓深蓝的湖水……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座曾经废弃的矿坑,现已成为网红打卡点;一处曾经的荒郊野岭,也已成为众多大学生创业的新天地。

在深蓝计划X项目现场,新建的100平方米观景平台向前延伸,直至矿坑的湖面。“滤镜一关,一张照片,立马出圈。”红庙供销合作社主任沈永甜对此情景早就了然于心。在“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县,县供销合作社与红庙村村委会以及村民三方共同投资,依托“供销集体+村集体+村民”的股权模式,供销合作社直接面向农民、村集体开放,解决农民入社难的问题,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为了探求村社发展新方向,红庙供销合作社联合大学生创业团队以及当地村民,共同成立“安吉深蓝计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两入股、三收益”的运行模式,在原来的天然废弃矿坑边建起1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并将20世纪80年代的废弃水泥厂改造成“深蓝一号咖啡馆”,成功打造出占地面积500亩的特色景区,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休闲度假,打卡拍照。2023年“五一”假期,景区的特色乡村咖啡馆单店日销咖啡3万多杯,创造了咖啡单店日销量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对没有基层社的村庄和乡镇,我们以项目为抓手,新建一批新型基层社。”湖州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杨倬说,“供销合作社通过资金扶持,让基层服务主体度过‘阵痛期’,然后引导社会资本、职业经理人等加入基层组织建设中,形成有人投、有人管、有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安吉县社累计投入社有资金300万元,吸引村集体投入资金120万元,先后组建了递铺鲁家、天荒坪余村、梅溪红庙三家新型村级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户及涉农主体20人(家)。

近年来,湖州市社将区(县)级供销合作社作为基层社发展壮大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按照“清理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原则,分类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对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仅保留牌子的“三无社”“空白社”进行全面清理;对经营活动开展正常、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良好的强社,通过维护改造、资产盘活、有选择性地拓展经营服务等手段激活内生动力,逐步建成组织功能完备、经营功能齐全、服务功能多元的新型基层社;对没有基层社的村庄和乡镇,以项目为抓手,新建一批新型基层社,努力打造全市赋能强基示范样本。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填补农村服务空白

湖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破除体制机制限制,通过多种形式组建新型基层服务主体,将多元化、现代化服务引入基层,让农民通过基层社获取最新技术、掌握市场信息、享受养老服务,让城镇居民来到乡村旅游打卡,便捷消费、记住乡愁,感受时尚新风气。

在吴兴区织里镇,纺织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织里镇的团餐需求很大,为了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要加强原材料、农产品的供应链建设,这一点和供销合作社的优势不谋而合。”湖州吴兴供销莼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玲玲说。

湖州市供销合作社秉持“哪里有需求,基层社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大胆突破体制机制限制。2021年,由吴兴区供销合作社牵头、织里镇国资企业参与,吸收当地为农服务骨干企业,共同成立了以湖州吴兴供销莼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运作平台的织里供销合作社,有效激发了织里供销合作社的活力,为当地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学校等提供团餐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目前,织里供销合作社已开设线下门店6个、乡村共富驿站1个,打造线上小菜e站平台1个,实现线上线下销售360万元,成效明显。

“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合作制方向,以市场化手段构建基层服务体系。”杨倬认为,“基层社要根据当地发展需求,提供不同种类服务,面向社会‘引活水’,实行公司化运营,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重启更多业态的新型基层社。”

2018年,德清县社结合基层社闲置资产多的特点,以新市供销合作社为突破口,将“基层社建在商业区”,以大项目、大企业、大服务、大能力为抓手,投资2.5亿元建设新银河商场。商场营业面积2万余平方米,已成为德清县东部乡镇最大综合商贸体,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购物需求。

2021年,安吉天荒坪镇供销合作社投资组建余村供销合作社,并投资20万元对原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建设余村共享食堂。2022年6月,余村供销共享食堂开业,面向60岁以上年老体弱、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群众以及残疾、低保、特困人群提供补贴,安排质优价廉的一日三餐,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题。开业至今,余村供销共享食堂累计接待4万余人次就餐,其中,免费为老年人送餐1.8万人次。

湖州市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供销经济组织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联合合作,建成公有资本引导的混合型供销合作社,逐步推动基层组织由流通服务向多功能村级服务社转变,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生产生活服务。

提供现代化农业服务

引领高效农业持续升级

在浙江,高效生态农业是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为此,湖州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产业农合联的作用,选取具有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前景较好、运作规范的产业农合联,按照“供销合作社+产业”的方式,成立基层社,引导基层社整合资源、壮大优势产业,将分散到各村的产业、资金、资源等有效整合,先后建成“基层社建在基地上”千亩稻虾生态种养示范农旅基地的双林镇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建在产业上”种植红美人的练市镇供销合作社等,因地制宜开展现代化农事服务。

“浙江农业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精耕细作、高效农业是湖州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但小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判断,缺少支撑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技术等,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吴兴区水果番茄产业农合联秘书长林玉泉表示,针对产业发展困境,吴兴区水果番茄产业农合联精准对接小农户、家庭农场等服务对象,从选育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标准、技术到预判市场需求等提供水果番茄种植全产业链服务。目前,农合联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共85家(人),覆盖种植面积6500亩,年产量11500吨,销售额8800万元。

以高效农业为抓手,湖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各类基层服务主体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有市场竞争力、能带动农民致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

南浔区供销合作社在双林镇的千亩稻虾生态种养示范农旅基地上投资组建双林供销合作社,并以南浔区粮食产业农合联为龙头,坚持“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理念,围绕优质稻米和清水小龙虾两大产业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组织生产,以虾促稻、稳粮增效。农合联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健全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创新租赁种植、合作入股、劳务分红等多种联农带农机制;采用“订单”生产模式,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实行订单收购,提高了农民参与“稻虾种养”积极性。

截至目前,湖州市供销合作社通过盘活房屋、土地等不动产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注入集体经济组织,吸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与合作经济组织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以集中攻坚方式完成了树立10家市“标杆社”、3家省“百强社”,消除12家“空壳社”、5家“薄弱社”的目标任务,建设10个基层社示范样板,增强了自身发展内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带农富农能力持续提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qdco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西海岸新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2022016265号-2